在2月4日举行的滴滴年会上,该公司宣布了原首席运营官(COO)柳青正式出任滴滴公司总裁的消息,柳青将负责更多公司日常业务运营,这意味着滴滴公司由此进入公司创始人程维任董事长、CEO,柳青任总裁的管理模式。
按照双方规划,至2017年之前,海易出行旗下管理资产将达到80亿元人民币,租赁车辆总计10万辆。海尔与易到分别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份,海尔产业金融为合资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易到用车提供运营资源支持,目标是打造国内最大的移动出行服务平台,车队规模有望超过当前国内最大租车公司--神州租车。
西方有谚“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翻译成中国话就是“让市场的归市场,让政府的归政府”。源于商业契约的现代法律,若违规商业规律,破坏市场环境,必然不是好法律,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思路应该从根上变一变了。
滴滴打车2月4日宣布,公司首席运营官(COO)柳青正式出任滴滴公司总裁,负责公司日常业务运营。这意味着,滴滴公司由此进入公司创始人程维任董事长、CEO,柳青任总裁的管理模式。
为了打击非法营运的客运车辆,缓解市民打车难问题,兰州从2月5日起,取消出租汽车限行规定,以增加出租车运力,更加方便市民打车。据悉,兰州市出租车限行措施在当地已经实施了20年。
2014年,全球共卖出21万辆电动车,占到全部汽车销量的10%,其中中国的电动车销量是四万五千辆。在未来十年,全球纯电动汽车可能会到几百万的规模,它的整个成长曲线是远远高于整个汽车销量的。这让易到用车对于实现这个疯狂的梦想信心倍增,周航对未来发展显然胸有成竹:2018年易奇汽车by iVokaOS将以15万台左右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一的电动汽车品牌。
日前,北京地方标准《出租汽车技术要求》通过市质监局官网对外征集意见,拟要求新出租车上配置智能终端,实现电子支付、驾驶员电子证件识别和身份认证等功能。
1月28日,上市公司神州租车宣布在全球发行5亿美元债券,票面利率为6.125%,扣除开支后,本次发债所得净额约4.865亿美元。此前一天,该公司还宣布将在全国60个城市推出“神州专车”服务。
交通部徐成光回应出租车行业改革时表示,交通部正在持续开展深度调研工作,听取政府、行业和社会意见,进一步研究出租车行业定位、经营权管理、运价形成机制等因素,尽快形成改革指导意见。
专车自诞生起,其合规性一直受到质疑。28日神州租车宣布,在全国60个城市同步推出“神州专车”服务,神州租车正式进军互联网专车市场。
昨日,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亦表示,很多“专车”不在纳税范围内,破坏市场公平。对于“专车”准入各部门还没有达成共识,意味着“专车”准入还没有时间表。
滴滴打车称,最近出现的“滴滴专车收份子钱”为不实传言。所谓“滴滴每天向司机收取160-180元的份子钱”纯属以讹传讹,这部分费用,是租赁公司以天为单位向乘客收取的合计车辆使用费。
针对“北京4辆专车涉嫌非法营运被扣”一事,AA租车创始人兼CEO王利峰昨日表示“躺枪”,对于近期重新掀起的“专车”红包返券热潮,他表示,“相比烧钱,AA更重视发挥技术的作用。”
近期,交通运输部肯定了专车模式的创新,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的市场推广似乎大有持续之势,易到用车等大举挺进专车市场。尽管这一市场的发展尚未成熟,围绕商业模式的探索已与市场推广并行展开。
昨日,有媒体援引司机说法称,专车平台开始向司机收份儿钱。一号专车、滴滴打车均否认了这种说法。滴滴专车一相关负责人表示,滴滴专车向司机收的费用是租车费用,完全是市场化行为。
岁末年初之际,打车软件行业上演新一轮融资竞赛,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易到用车等纷纷宣布巨额融资消息,融资总规模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随着新一轮融资的完成,打车软件业的竞争更趋激烈。
对于的宝安来说,“打车难”一直受到部分地区市民的诟病,专车软件的上线,是否能缓解的“打车难”。自去年年中开始,一股“滴滴一下,专车接驾”的热潮迅速席卷市场,并引发诸多争议。
执法人员称,由于车辆、司机和叫车平台共同构成“专车”营运模式,处罚主体难以直接确定。目前暂时扣押“专车”,下周会核实司机和车辆关系,再根据相关规定处理。
2015年伊始,济南、沈阳、浙江东阳、南京等多个城市,数千名的哥集体撂挑子,百姓出行难加剧,怨声载道。事实上,近年来,全国数十个城市都先后出现过出租车停运事件,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快的打车15日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额达6亿美元。此前滴滴打车披露获得7亿美元融资。打车软件现今“粮草丰沛”,新一轮“烧钱”大战即将打响。
快的打车今日宣布完成D轮融资6亿美元,软银集团领投,阿里巴巴集团以及老虎环球基金也参与了这次投资。此前,滴滴打车已经率先对外宣布完成新一轮超7亿美元的融资。
去年开始,多地发生的出租车停运、政策打压“专车服务”等反映出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困境,亟待深化改革。各地和有关部门需清醒地认识到:出租车行业垄断之源是政府有偿发放营运证,与民争利,过分插手甚至包办微观市场。
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的一张罚单,把2014年年末成功高烧至今的专车大讨论再一次推到舆论风口浪尖。年末,因将私家车纳入其商业运营平台使得滴滴专车被上海交通执法部门认定存在非法营业行为。
从15日起北京取消燃油附加费。不过,由于燃油附加费的取消涉及到对北京市出租车计价器进行调整,所以北京市发改委将1月15日至1月21日定为过渡期,到22日,出租车运价中不再含燃油附加费。
今日起,北京取消出租车燃油附加费1元/运次,出租车运价中不再含有燃油附加费。为了调整出租车计价器,今日至1月21日定为过渡期,其间新旧燃油附加费政策并行。
草案第三次审议稿中增加了一条,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明确本辖区既有出租汽车运营服务经营权发展目标以及政策措施,逐步实现出租汽车运营服务经营权无偿有限期使用。”
昨日,针对近期一些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交通运输部表示,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
面对出租车司机“生存难”和乘客“打车难”的呼声,是该对行业垄断的根基动刀,还是该对专车执法“一刀切”?围绕“滴滴专车”等引发的风波和争议,触碰到出租车业改革的深层问题。
沪上交管部门强化出租车预约调度管理又有实质性举措:具有法律效应的《上海市出租汽车预约调度服务管理规范》从本月开始颁布实施,对出租车企业、驾驶员、第三方打车软件都有明确规定。
一边是北京官方首次认定专车属于黑车的新闻,一边是揭露出租车资源短缺的科普帖,平时逢帖必抢的滴滴专车红包如今下手也犹豫起来了。同样尴尬的还有大批“开着豪车月薪过万”的专车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