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表示,预计伴随新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实施落地,汽车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有助于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目标。中汽协预测今年全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760万辆,同比增长3%。
国家地方齐加码,汽车行业迎来多重利好政策。进入2023年下半年,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作为消费“四大金刚”之一的汽车行业,正在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
作为消费的“四大金刚”之一,汽车正在成为促消费的重点领域。进入2023年下半年,国家和地方的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密集出炉。近日海口市商务局发布《2023年海口市新能源汽车消费券发放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将发放5000万元新能源汽车消费券,每辆车最高可申领6000元,发放的消费券可用于餐饮、商场、超市等零售场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今日表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还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今年整体来看,预计我国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900 万辆。
“今年300万台是板上钉钉,争取翻倍增长到360万。”对于2023年的销量,王传福早已立下新的Flag。2023年刚刚过半就能够让王传福如此自信的,莫过于今年年初以来比亚迪推出的一系列冠军版车型。今年2月,比亚迪推出首个冠军版车型——秦PLUS DM-i冠军版,首次将插电混动车型的价格下探至10万元。之后一浪接着一浪,比亚迪又接连推出多款冠军版车型,细数这些冠军版车型,都有两大特点傍身:一是技术、配置等方面的焕新升级,二是售价调低。配置的升级叠加更低的产品定价让比亚迪一系列冠军版车型的性价比获得大幅提升,销量自然水涨船高。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我国的汽车产业存在很大的潜力,汽车销量还有很大空间。顺应新能源起势,大范围内取消限购,汽车销量会猛增。
取消绿牌后,电车和油车或将迎来终极对决。前不久,乘联会取消绿牌的提议引发热议并登上热搜。一时之间,“最‘丑’绿色车牌或在两年内取消”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日前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工信部表示,这将进一步带动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也是近年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为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出台相关政策刺激车市购买力和活跃度。
根据上海的新能源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插电混动(含增程式)汽车,将不再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
年底翘尾来了?12月乘用车零售预计将达220万辆。今年11月,受疫情影响,我国乘用车市场表现不及预期,没有出现往年的翘尾现象。据乘联会数据,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64.9万辆,同比下降9.2%,环比下降10.5%。
2022年12月26日北京进行2022年最后一期普通小客车指标摇号,约66万个家庭、258万名个人申请者“同池”摇号。本期配置家庭和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共计14300个
增换购这块“蛋糕”,车企怎么分?在汽车行业,增换购的话题热度一直不减。2022年,增换购迎来了新一波热潮。
根据上海市最新出台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对消费者购买或受让插电混动汽车(含增程式)的,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在上海购买插电混动的不再享有免费牌照的福利,而是与燃油车一样要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拍牌大军当中。
国常会确定继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商务部等13部门发布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上半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087.8万千瓦。①国常会确定继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 落实促进汽车消费举措。
从此次北京发布的促消费政策来看,主要侧重点在新能源领域,包括给予购买新能源车的车主补贴等措施。
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政策正式落地一个月后,国家税务总局7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新政实施首月,全国共减征车购税71亿元,惠及车辆共109.7万辆。
四五月份城市新能源汽车(主要指乘用车)终端销量出现大变化,上海从一位跌出前50,苏州的经历更像“过山车”,近三月排名从第7跌至22再回升第7,而佛山、成都等城市排名上升明显。
疫情冲击下,新能源车需求依旧在逐步走强。6月20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通过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根据乘联会新能源车零售数据,2022年中国传统燃油车市场低迷,但疫情和原材料紧缺涨价并未影响新能源的强势走势。
一轮轮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接踵而至,不少消费者把购车纳入了议事日程。
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措施提出,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鼓励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
提振车市,国家及地方最新汽车促消费政策一览。2022年,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又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疫情波及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汽车产销均受到较大影响。
在疫情冲击波下,汽车行业受损严重,各级政府频频出手“救市”。今年3月以来,全国多地暴发的这轮疫情,对汽车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北京今年新能源车指标额度7万个 44520个家庭入围。今年,北京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为10万个,其中新能源指标额度为7万个。5月26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公示了2022年家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情况。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政策举措,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会议提出,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充电桩建设。
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29日发布《关于2022年小客车指标总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称,2022年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为10万个。
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网站消息,12月25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2021年第2期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审核 结果和配置工作有关事项的通告》。根据统计数据,超60万个家庭申请普通小客车指标,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者超270万人,家庭申请人与个人申请人同池摇号。
根据北京小客车指标配置新政,今年下半年小客车指标申请和名下多车向亲属转移登记办理,将于10月8日结束。据介绍,申请人可于每年1月1日至3月8日、8月1日至10月8日两个申报期间内填报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
8月1日至10月8日,本市开始进行下半年家庭小客车指标申请,市民可登录“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网站填报、提交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小客车指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已经提交过家庭申请的,若家庭申请人及申请信息填报准确且未发生变化,无需进行任何操作,家庭申请将自动参与申请有效期内的指标配置。申请有效期满后,将自动对家庭申请资格再次审核。
7月31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办发布问题释疑权威解答小客车家庭指标申请的各类问题。